教学周
本网讯(学生记者刘禹彤)11月27日下午,在前湖校区办公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教授以“绿水青山国家战略——论流域生态建设”为题作学术报告。校长周创兵教授、校纪委书记黄云教授和省环保厅宣教中心副主任熊志强等校内外专家,以及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共300余人到场聆听报告。
在妙语如珠、精彩纷呈的报告中,王浩院士指出,水是生态系统的控制性要素,流域是水问题产生和治水的基本单元,水循环是水问题产生和治水的核心过程,治水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水循环的更新水资源、净化水环境和维护生态系统完整等三大功能。解决水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建设生态流域, 实现“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系统的多维均衡。建设生态流域的核心是通过流域统筹、单元控制和系统均衡来调控社会水循环。污染控制体系要由传统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思路,转变为重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多尺度构筑反馈系统,协调源头减排、过程阻断和末端治理,从而最大化减少污染排放对流域下游的干扰和冲击。
王浩院士最后总结说:生态流域重点关注“人-水-生态”的相互关系与协同进化,生态流域建设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状态,而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运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探索创新技术,实现健康、和谐、高效的“新的生态平衡”和绿水青山。
报告会现场气氛活跃、互动热烈,王浩院士认真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对于污染治理问题,王浩院士认为污染物是放错时间和地点的资源,环境工程要借力打力、变废为宝,把污染物变成资源;要像大自然一样通过物质形态的转化和能量的流动,循环利用资源,使得每一个错位的能量都利用起来,都被放到正确的位置去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王浩院士说,现在的金山银山是掠夺资源、排放废物,而未来的金山银山是帮助大自然还原,将人类对大自然的扰动减到最小程度,这样子的金山银山才有了绿水青山的内涵。
针对有同学提出“在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当今社会对环境工程学子们有哪些要求和期望?”的问题,王浩院士用“搞好环境工程的源头是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绿色的生活方式”勉励同学,并鼓励同学们“要有长远一点的眼光,有宽一点的视野,有原创性的想法。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大背景大理念下, 把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科学背景、建设背景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