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bet体育365官网网站节南山诗社,社名取自《诗经·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寓意诗海浩瀚,海纳百川,应于节南山上寻一归墟,以囊括文曲,沽酒谪仙。节南山诗社创办于2004年,在国学院于浩老师的指导下,设立编辑、宣传、组织三个部门,举办过繁星读诗会和诗歌创作会等活动,曾在全省大中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中被授予“优秀社团”称号。时光匆匆,转眼诗社已走过十多年时光。人来人往,总有一群人满怀对诗歌的热忱,在这里找到一个温暖永恒的归宿。
以诗抒情,歌以咏志
诗为心声,字为心画。无论是讲究格律的近体诗,抑或是形式自由的现代诗,它们都有一个不变的核心,那就是抒情言志。在社团的大多数成员看来,诗歌是一种对生活、对自我的表达。前任社长蒋迷迪谈到,“诗歌是一个不断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不一定非得写什么,也没必要所有人都看懂,它已经内化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现任副社长郭明欣也认为,诗歌与生活是微妙的结合,它是感性的,写诗是一个随性而发的事情。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诗社的每一次活动都尝试采用多种形式,将诗歌爱好者聚集起来,一起采撷生活中的灵感碎片。2021年,节南山诗社与学生社团事务中心合作举办了校级规模的“以文会友,墨染校园”诗文创作比赛,收获大量优秀作品。此外,连载诗刊、举办交流会、运营相关自媒体平台……社团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践行着诗社的宗旨,用自由、灵动、深情、质朴的语言抒发深沉的情感。
与诗与友,共度华年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诗社的群聊里,你总能发现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在漫谈诗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背景各不相同,只因一份热爱,因缘际会,读赏诗词,共赴华年。他们用对诗歌的热情打造一个世外桃源,在乌托邦里肆意执笔,酣畅淋漓地挥洒才情。
浸润其中,他们一起叹惜“白发笑伊多情,经年浅恨,怎比漫舞东风”的深情执念;一起笑对“无奈残阳落,借书事已空”的小小牢骚;一起憧憬“丈夫身岂轻抛掷?立马功成万户侯”的宏伟抱负……当一群性情中人齐聚一堂时,恍若带我们梦回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群英荟萃的盛景。他们会为一句词的韵脚争论不休;会为喜欢的作品献上真诚的赞美;会为“高山流水”的知己欣喜若狂……在校内,社员们常常身披夜色,在草坪上围成一圈,兴致盎然地捎上几瓶啤酒,借着月光,趁着微醺的醉意,彻夜漫聊。从名家作品到即兴创作;从专业点评到有感而发,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抒胸臆,顺其自然,一往而深。
诗社的氛围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所有的同好在这里切磋、交流、成长,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感。节南山诗社用独有的包容,与成员一起见证一首首诗歌被点燃,看着他们升为星斗,聚成星空。让诗社成为一个热爱诗歌的同学们抒发情感的平台,一块互相交流的空间,一片与师与友亲密相处的热土,这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心怀热爱,生活化诗
“明日黄花缥缈,明日东风何去。唯念念今怀,好物莫成追忆。惘然?惘然。万勿泪谢春樱。”这是社员丁一楠在回忆逝去的故亲勉励自己要活在当下而创作的诗歌。作为一名工科生,他却对文学抱有极大的热爱,闲暇之余便用阅读充实自己。从中国古代文学到日本文学,从鲁迅到紫式部,文学成为他孤独迷茫时的慰藉。
也正因为热爱,丁一楠开始摸索写诗。高三时他第一次尝试给老师写诗,具体的诗句已经记不清楚,但那些搜肠刮肚、斟酌推敲的典故至今仍记忆犹新。加入诗社后,丁一楠经常与社员“辞梦”一起讨论古体诗的平仄、韵脚,两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点评。虽然偶尔会发生争执,双方都揣着“文人的清高”,谁也不服谁,但正是遇到这样一位旗鼓相当的“对手”,他们才能共同进步。与此同时,丁一楠在这里也结识了好友“墨上枝”,和丁一楠自认“婉约堪比柳永”的诗风不同,“墨上枝”的文风自带一种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对此,他调侃道,“我以前是‘一屋不扫’的小家子气,与他交流之后,现在写诗都有一种大开大合的气概”。除了在古典体歌的创作上日益精进外,丁一楠还在诗社的影响下,尝试从舒适圈里跳出来,开始创作现代诗歌。他会研究、模仿社团里的新诗作品,也经常去请教擅长这方面创作的成员,慢慢地,他从学习中找到了另一种对诗歌的表达。
“热爱诗歌,本质是热爱生活,热爱以真诚与饱满的态度参与生活、淬炼自己。”正如社员江榕在《节南山诗选》中写的那般,热爱是节南山诗社的精神所在,只要心怀热爱,便能不惧山高路远、道阻水长,便能不囿于万物,尽情抒发所思所想。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节南山诗社用一份情怀,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让热爱有所依靠,为诗歌路上的旅人寻得一处可以停泊的港湾,他们得以打开生活的出口,拥抱诗意的人生,且听风吟,静待花开。
编 辑:李慕瑶
责任编辑:曾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