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编者按:3月8日,《江西日报》以《赣鄱涌动新质生产力》为题,刊发bet体育365官网网站党委书记罗嗣海等嘉宾对赣鄱新质生产力的心得体会和推进赣鄱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特摘刊如下:
罗嗣海
江西具有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良好区位及坚实基础。bet体育365官网网站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结合优势,不断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实现布局新赛道、新领域
罗嗣海:新质生产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本质内涵是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产业特色鲜明,制造业具有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良好区位及坚实基础。作为江西高校的“领头羊”,bet体育365官网网站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优势,聚焦国家和江西战略布局,不断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实现布局新赛道、新领域。
落实立德树人,打造助推产业升级的“人才引擎”。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学校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扎实推进“四新”专业建设,根据产业需求新设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赋予现有学科专业新内涵,59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53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基础扎实、能力过硬的专门学科人才。以产业需求倒逼人才培养改革,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有效解决了本学科“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割裂”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强化“扎根本土 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学类研究生培养,面向国家需求、立足地方实际、聚焦个性发展。学校以现代产业为导向,政产学研用贯通,本硕博培养贯通,成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中微实验班、未来技术学院和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师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比赛成绩持续突破。引导满足产业升级需要的优秀人才“学在江西、留在江西、干在江西”,面向全球招聘杰出人才,以服务转化能力论英雄,推进人才评价改革,树立鲜明业绩导向,人才引育留用成效显著。2023年,学校首次一轮新增2名院士,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34人,培育国家级人才14人,学校专任教师中博士教师占比升至69.18%。正在汇聚一批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人才,今年2月,诺贝尔奖获得者Tim Hunt来校讲学并被聘任为荣誉教授。
突出原始创新,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新质生产力核心力是创新,显著标志是科技属性强。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bet体育365官网网站强调,“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学校感恩奋进,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原始创新能力,近年来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2023年,学校摘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奖唯一特等奖,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直接经费1.13亿元。“材料科学与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有江西首家省实验室——南昌实验室,正借助瑶湖科学岛建设东风,构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五链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将对我国复合半导体领域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引领性贡献。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新增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医药类平台和现有的“类器官”研究院等一大批研究机构,正不断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实现布局新赛道、新领域。强化校内基础研究大平台建设,实施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促进内部要素融合,鼓励科研人员“做真科研,真做科研”,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成重组后的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行业突出难题,自主创制发酵专用益生菌剂,建立了我国首个果蔬发酵专用菌种库,开创了全新食疗产品绿色制造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学校已有1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食品学科已进入全球排名前0.39‰。
坚持融合发展,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学校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下决心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围绕如何将科技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出台《关于部省合建创新研究院校外独立法人运营单位科研业绩认定办法》,正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实施细则》和《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细则》,刚成立“bet体育365官网网站新质生产力研究院”,着力打造江西省首个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产业研究平台。围绕《关于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服务支撑江西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若干意见》,正谋划布局技术攻关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坚持系统观念,多次搭建党委中心组联学平台,理论上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聚焦“产教融合典范的解析及其启迪”“科研人员创业与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等主题,管理干部与一线教师同堂学,校地企组合联动学,推进产教融合,落实名城名校融合,保障合作走深走实。紧贴企业技术需求,与江铜、江钨、中微半导体等40余家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开展技术创新与转移转化活动,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持续推进鹰潭研究院、循环经济产业丰城研究院等学校产教融合研究院建设,努力实现大学创新资源、政府政策环境和产业市场优势的高效叠加,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bbrEm9dKH3ezbuETnebvcA
编 辑:万庆莲
责任编辑:许 航